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第151节(1 / 4)

加入书签

好在张顺也颇为心疼此二人,只是打发她们寻了荫凉之处,书写其他人统计出来的结果罢了,工作还算轻松。

至于“八大王”的四个义子,作为“弃子”更是无话可说,只得埋头苦干。

不过年龄最大的张可旺倒最为机灵,对这统计和丈量工作最为上心,甚至还从张顺那里偷偷学了点几何知识。

张顺倒也看得开,直接对他们说道:“若是你们想学,我倒可以教授你们!”

四人本来跟着张顺学习兵法呢,结果兵法还没学两天就遇到“八大王”等义军和张顺闹翻之事。那“八大王”义子众多,一时间居然忘了此事,便把他们撇在这里了。

他们也是机灵之辈,见有本事可学,岂能不愿意?更何况只要张顺愿意教授他们,便说明至少张顺不会拿他们出气,四人求之不得,纷纷应了。

这四人虽然机灵,可是究竟没有什么基础,张顺教授起来也怕费劲。他干脆把李香和柳如是喊了一起教了,几个人一边统计丈量一边学习算术和几何。

李香和柳如是文化程度最高,算术本就在及格线以上,唯有几何不通,学了不久便完全掌握了相关技能。那四个小子差了一些,也不过多费了些时日,才完全掌握。

这下子张顺便轻松了不少,他命令那四个小子分别带领一队进行统计,自己则和李香、柳如是负责归纳汇总和查缺补漏,速度大大提升了不少。

为了节约时间,在张顺进行这些人口田亩统计工作的同时,张顺便任命张慎言为屯田总管,开始挑选丁壮,进行垦荒工作。

这垦荒之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凡垦荒,一要有人力,二要有时间,三要有余粮,四要有荒地方可进行。

若是普通农户,仅仅第一第二条便是一大难关。对一个农民来说,春种秋收夏耘冬藏,一年四季难得清闲。即使好容易清闲了一时半刻,若是家中没有余粮也不敢垦荒,不然青黄不接便要饿死人了。

好容易三样具备,若是地处豫东那样的平原地区,土地用尽,很难找到多少荒地,也只能有心无力。

好在对于义军来说,跟随而来的万余百姓大半都是丁壮。不是没有老幼,而是在不断地流亡、躲避官兵追杀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幼都死在路上了。

这些人被张顺养了起来,正是闲的发慌,如今又有了荒地,正好符合开垦的要求。

时值冬日,草木枯萎。张慎言将人分成若干组。每组皆清理出四条一丈左右宽窄的通道,围合起来一块荒地。然后开始放火烧荒,以清理荒地上面的草木。

若是普通农户万万舍不得如此,一来一次无法清理如此大的面积,即使烧荒以后,也只能等着草木再度生长出来;二来这些草木乃是上好的柴火,岂能一烧了之?

不过义军人多势众,有不计较损失,方能如此。只是烧荒过后,土地也不能直接耕种。

这些荒地上面有大量的粗壮的树木无法被野火烧掉,地下也有许多的根须,更是无法触及。这个时候,便只能依靠人力,一组,伐木刨根,各司其职。

这些被伐下来的树木和根须也不能抛弃了,张慎言命令义军收拢在一起,派专人看着晾晒干了,准备以后当做柴火使用。

正好这事儿被张都督听到了,连忙向张顺请了命令,前来讨要。

张慎言哪里肯给,只道:“这些柴火虽不值钱,也是众人辛辛苦苦伐挖出来,焉能与你?”

张都督只好解释道:“冶铁之法以木炭为上,石炭为下。如今卢氏石炭质差,所冶铁质,实际难用。吾方才求了主公,讨来烧炭使用。”

垦荒(中)

你道这张都督为何厚着脸皮向张慎言讨要这些木材?原来他在窦庄制造火器的时候,所使用生铁乃是当地所产坩埚铁。

这些生铁按照这个时代标准属于生铁,可是按照后世标准其实是含硫和硅较高的高碳钢。阳城沁水附近铁矿本就含硫量较低,又盛产含硫量低的煤炭,自然也能冶炼出来好铁。

而这卢氏铁矿煤矿皆是高硫,任凭张顺从阳城带回来的铁匠如何冶炼,都无法炼出像山西阳城那样的铁出来。张都督没有办法,只得把主意打到木炭上面。

中国自宋代以来,因为北方人口愈来愈多,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木材柴火普遍缺乏,所以开始采用煤炭冶铁。

煤炭冶铁能够轻松的将炉温提升上来,只是会不可避免的掺杂进去硫元素。而硫是钢中的有害元素,使刚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山西冶铁人不是没有考虑过除硫的法子。像后世网络小说常常提到的添加生石灰等方法,也只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硫的含量,并无法避免所冶炼钢铁含硫高的问题。

当张顺瞎指挥一通,依旧无法解决钢铁中含硫量高的问题的时候,张都督倒提出了广铁、闽铁素来以木炭冶铁,颇为上乘,可以效法之。

张顺没有办法,只好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他写了手令把张都督打发到张慎言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