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85节(2 / 5)

加入书签

不理解也要执行。对于他们来说,早已经养成了习惯。尽管有些人不理解,但是多年来养成的服从性,也让他们对杨震的这个决定没有什么异议。

下面做的旅以上干部中,东北抗联出身的干部倒是无所谓。很多人从吉东军区从新组建后,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对这位司令员平日里除了军事上的问题之外,总是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但是一旦他决定插手的事情,绝对是一言九鼎的说一不二脾气秉性相当的了解。也早已经习惯了杨震这幅上来时候,什么都要管的脾气。

至于那些关内调过来的干部,看着台上这位年纪轻轻的抗战时期才参军,眼下却成为整个东北最高军事首长的年轻人。在台上一言九鼎的样子,心中可就有些五味俱全的感觉。这个年轻人甚至就在大前年,还是在坐的很多人的部下。

尤其是一二九师调过来的那些干部,不是经过长征的老干部,就是抗战前的老党员、老地下工作者。很多人在长征的时候,就担任过营团职干部。他们的军龄,甚至比杨震的党龄还要长很多。

可两年过去了,当初这个小干事却创造了一个所有中国军人都不敢想象的奇迹。硬是几乎白手起家的在已经成为日军大后方,驻扎有重兵的东北打下这么一片广阔天地不说,还将一只不过几百人的武装,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之内发展到目前二十多万的精兵强将。

要知道,这里是地广人稀,天寒地冻的北满。一个省的人口加起来甚至还没有关内的一个地区多。日军的战斗力,也远不是国军可以相比的。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之下,打出这么大的一片天地来。

从步枪数量都不足,到如今飞机、坦克、重炮样样齐全。从几百人的残兵败将,短短两年的时间,便训练出二十几万装备精良的大军。从只能躲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到如今打下这么一大片根据地,这个年轻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天大的任务

不过这些关内调过来说的干部,虽说心中五味杂陈,但是对于杨震的意见却是没有任何人反对。早在他们来东北工作前,中央就已经再三交待,到东北工作后,不管资历差多少。但是有不服从指挥者,不管资历多深、资格多老、职务多高,一律严肃处理。

有了中央这道严令,这些在十八集团军或是新编第四军的时候资历比杨震深的多的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违抗这个无论是年龄、还是资历都远在他们之下的年轻人的命令。况且杨震的表现,也足以让他们明白人家能走到今天,不是凭空得来的。实力说明一切。

在军队中,也许在平时会讲究一些资历。但是在战争情况之下,没有人会和你真的讲究资历的深浅。有能力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无论你资历再深,没有能力也是一样的。当然资历深的人,获得一些表面上的尊重还是会的。

杨震却不知道这些关内调过来的干部心中的五味杂陈,在讲完后勤部下一阶段工作后,直接宣布散会。但是对于他来说,散会后并不意味着结束。因为在后面还有一个军区常委扩大会在等着他。

按照杨震一贯的风格,会议结束后没有会餐,更没有其他招待。前来开会的各级干部,如果赶不回去。很抱歉,自己到军区招待所开房间,虽然是免费的,但是条件很是一般。吃饭到招待所食堂去吃,但是需要出具军区后勤部与政治部的批条。如果要吃超过标准的,那么对不起请你自己付账。

如果你自己想出去吃也可以,只要你自己兜里有钱随便。但是一要小心别喝多了被军区纠察看到。如果被军区纠察见到,对不起不管你是纵队司令员,还是旅长、政委,直接拉到军区政治部禁闭室关上三天再说。

二就是小心被军区社会部以及政治部盯上。因为绝大部分干部都囊中羞涩,高档饭店是绝对去不起的。军区大部分的干部,包括杨震在内几乎所有的人,一月的津贴剩余根本就不够在外面吃两顿饭的。你要是大手大脚,那就别怪被盯上。

杨震宣布散会后,绝大部分的干部宁愿连夜赶路,回驻地也不愿意在他们所谓的老虎眼睛底下张扬。就算路途实在遥远的,连夜赶路有些困难的干部,也都老老实实的在军区招待所内住四到八个人一间的房间,吃着和军区大食堂一样的伙食。

实际上杨震也不想管的这么严,但是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之下,他不能冒着军心腐化的危险。在时局如此紧张,还未根本得到缓解的情况之下,如果干部稍有放松,那么出问题的可能性极大。

杨震在后世老部队的时候,就常听老政委提起过纪律就是战斗力。没有了严格纪律的军队,即便有着再好的装备,也是一盘散沙。而且让老百姓见到军队干部在天天宣传抗日救国的情况之下,整天吃吃喝喝,更是有些不像话。

杨震也知道,部队几次作战获得大胜,缴获颇为丰富,老部队各旅肯定都有自己的小金库。虽说不多,但是多少都会有些积蓄。最起码支付这些旅以上干部一晚的正常开销,还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有些制度必须从严抓起。杨震见识过后世部队为了弥补军费不足,经商而对战斗力带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