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503节(2 / 6)

加入书签

。有些步枪,连弹药都没有来源,只能站岗的时候做做样子。

有些没有后台的杂牌中的杂牌,更是就连那些用脚才能踹开枪栓的老套筒都配置不齐,甚至还在使用上个世纪中叶便已经淘汰,使用黑火药的抬枪。这样的军队,在战场上能给日军带来威胁就怪了。

而眼下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别说战前就装备极差的杂牌军,即便是以前装备较为齐全的中央军,机枪和步枪的数量也急剧的减少。只不过与那些小妈养的杂牌军,这些亲生儿子的多少还能有些补充。只不过数量,远不如以前充足了而已。

至于重武器,尤其是现代化战争所需的飞机、坦克、火炮的情况就更差。几百万的军队之中,只有老旧的,大部分只装备机枪,装甲极其薄弱的几十辆坦克,还从未进行过步坦协同训练。抗战全面初期,这进口几十辆英德意制造的坦克,几乎没有给日军造成多少的威胁,就在缺乏步兵掩护之下冲向日军时候,全部白白的损失掉。

后续进口的苏联坦克,也在拙劣的战术之下,损失惨重却并未给日军带来多少威胁。甚至有的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之下,没有经过任何的破坏直接被抛弃。反倒是成为日军对付中国军队的有力武器。

相对于坦克,战场上需求量的火炮情况虽然好一些,但是数量也严重的不足。而且其中除了四十八门德制一五零榴弹炮,几十门德制一零五榴弹炮和百余门博福斯山炮、施耐德山炮之外。大部分的火炮,基本上都已经是落后的产品不说,就是所有还能使用不能使用的火炮加在一起,数量与庞大的军队相比,严重的不成比例。

除了部分东北军带进关的,原奉天兵工厂仿造的火炮还算先进之外。其余的火炮,不是仿造的西方一战之前的落后产品,就是直接进口的西方淘汰货。手中资金有限,人家根本就不卖给你最新式的火炮,更别提转让生产技术了。

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人家研制新式火炮,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充当救世主。转让技术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得买到人家一定数量的产品。当年日本人因为缺乏新式火炮开发能力,引进德国技术生产三八式野炮的时候。德国人也是要求先买四百门成品,外加上四百门的散件,才最终转让生产技术。

这笔总的花费金额高达四百万日元,可谓是日本自从自行建立军事工业以来,除了海军军舰之外,最大的一笔外购。贫弱的中国,换了哪方面的派系,再加上军工方面相对应的投入也承担不起。

四百万日元,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是要想将这批火炮真正的仿制出来,投入可不是几百万日元能下来的。即便是买来了,也因为缺乏优秀的工人和配套产业,无法生产出同样性能优异的火炮来。

单单就是制造火炮的机器设备,以及相应的炼钢设备上的投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还没有将所需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精力,计算在里面。没有自己健全的工业体系,就是买来了技术,也仿造不出来。

被吓住的一木清直

一战前的中国错过了最佳的建设机会,等到一战后陷入几十年军阀混战的中国,又已经没有那个财力和精力,去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等到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中国后,同样被大大小小的内乱折腾的没有实力去搞建设。而且国家积弱,你想买人家还不一定肯卖。

中国是捷克zb二六式轻机枪,最大的海外用户。但人家就是不卖你图纸,也不像你转让生产技术。别看人家出口的机枪,你中国人购买的数量占据了总数的四分之一,但是就不卖你图纸和技术。最后还是只能在派人监制的时候,偷着测绘才真正搞到图纸。

但偷师学来的东西,总归还是成熟的慢。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都参差不齐,甚至相当一部分的产品质量很差。机枪都如此,更加复杂的火炮,特别是先进型号就更对你封锁了。

想要购买一些新式武器的技术,不是漫天要价,就是出多少钱也压根不转让给你技术。人家要卖的是产品,不是技术。再加上有些方面一向认为自造不如外购,也不想去买技术。买不到新式的火炮生产技术,尤其是原始图纸,便只能继续仿制那些性能落后,早就该淘汰的旧货。

一款一战前德国设计的七十五毫米山炮,无论是射程和威力都已经大幅度的下降,却一直生产到抗战爆发。日军之中早已经从师团属火炮改为联队属炮兵的四一式山炮,还是抗战前中国主要生产的山炮。甚至这两款早就已经落后的火炮,在一些杂牌部队里面还是主力火炮。

多年的积弱下来大多数的部队,即便有炮兵的使用的也是旧式火炮。即便是除了九一八事变之前的东北军之外,拥有炮兵数量最多,自产能力最强,可以自己生产山野炮的晋绥军。其仿造的日式火炮性能,也无法与日军原厂货相提并论。

国内薄弱的冶金工业,无法提供制造现代化火炮所需的钢铁。大部分军工生产物资的来源,只能依靠花费高价从国外进口。一旦被切断了进口通道,或是本身进口通道有限,那么有限的火炮生产不是只能停产,那么就是只能生产出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