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不作死就不会死[古穿今] 第4节(1 / 3)

加入书签

去实验室之前,阮明瑜先得去药学院上一堂基础课。在实验室待到快中午,杨冬玲进来告诉她导师找她有事。

阮明瑜明年六月份博士就该出站了,导师问她去留问题。

“是这样的,你也知道我在筹备药厂的事,明瑜,如果你愿意,就留下来跟我一块干吧。”

阮明瑜的导师张琪是药学院的院长,在研究中药制剂方面闻名全国,附属医院的双黄连粉针还有河车大造丸就是张琪带头研发出来的,只不过因缺少大量临床观察做支持,还无法在市场上市,眼下只是作为院内制剂使用。

生产院内制剂的药厂已经有了一个,目前正着手扩建二厂。

对阮明瑜来说,如果能留下来,未尝不是好事,阮明瑜略思量了下,便应了下来。

能把得意门生留下,张琪很高兴,又对阮明瑜道,“下个月我去广州出差,你帮我出下国医堂的门诊。”

阮明瑜指指自己,“我?不合适吧。”

张琪很放心她,乐呵呵道,“我说合适就合适,权当锻炼你自己,有事我担着。”

阮明瑜攻读的博士学位是学术,跟她研究生师兄赵磊不一样,赵磊研究生读的是专硕,毕业之后就上临床,像阮明瑜这样,多数是在实验室搞研究,在大学给学生上课,另外可以出门诊。

张琪让她留下来的意思,是让她把职位挂在学校,而不是附属医院。

月初,阮明瑜帮张琪出了一次门诊,出门诊对她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只是张琪的老患者起初不大信任她,后来听她说得明白,将信将疑。

连出了几次门诊之后,张琪从广州出差回来,给她带了一盒当地特产,并且笑着夸赞她,“不错,明瑜,有患者给我打电话,提到你,说你看病不错,吃了药还挺有效!”

阮明瑜比较钦佩张琪,是个谦虚又和蔼的前辈,从不借力打压学生。

“既然这样,明瑜,我在校外还接了个私活,最近扩建二厂太忙,我没时间去了,我跟那边打声招呼,让你去,赚多赚少,全看你本事。”

眼下阮明瑜正是要用钱的时候,忙应了下来,连声感激,“老师,地址在哪儿?”

张琪笑道,“别急别急,我给你名片。”

☆、

锦医堂中医馆位于珠江路上,是家私人医馆,因为肯重金请知名专家坐诊,在岳岭市也算小有名气,更有古法熬药,使得不少信任中医的患者过来求医。

张琪已经事先给锦医堂的负责人打过电话,阮明瑜到的时候,报上张琪的名,负责人老高就过来了,带她去二楼诊室,并且告诉她详细收成比。

大医院出来接私活的医生不在少数,私人医馆通常有两种付费方式,一种是按次数付费,通常出一次门诊给五百到一千不等。另外一种是按提成付费,三七分、二八分,具体事宜得细谈。

不过按提成付费通常是有名气的医生才有这种待遇,像阮明瑜这样名不见经传的,没得商量,出一次给五百。

事实上给五百,老高都觉得亏了,因为阮明瑜看起来太年轻,估计坐半天诊室也不会有人进去看。

老高干这一行也有些年头了,对时下患者的心态摸得很清楚。阮明瑜在诊室坐了一上午,果然没人过来看,反倒是她斜对门的诊室,因为坐了个知名医生,外面排队排得老长。

阮明瑜倒也不急,抽空把从图书馆借的古籍拿出来翻阅。

快中午,阮明瑜所在的诊室才进了第一位患者。

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刚才在对面诊室排队,但对面人实在太多,她等不及了,只好换个门诊来看病。

老太太把手往脉枕上一放,笑眯眯道,“医生,你给我把把脉,看看我是什么病。”

其实中医看病讲求四诊,望闻问切,缺一不可。偏偏当下媒体电视宣传太过神话,让普通患者以为中医摸个脉,什么都能摸出来。

阮明瑜笑了笑,把手搭在老太太手腕上,摸脉的同时,眼睛没离开老太太,她在观察老太太的脸色。

时下人只知道算命的会看相,殊不知会看病的一样会看相,有的人还兼能算命。

算命鼻祖伏羲,在算命之前,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医生。

“老太太,你脾胃不好,胃里有寒,不管你头一天吃没吃脏东西,第二天天不亮都会腹泻。”阮明瑜收回了收。

老太太眼睛一亮,那神情,就是说到点上了。

“你还爱生闷气,夜里容易做噩梦。”

这下老太太开口了,激动道,“你说的对,我每天都会在四五点起床拉肚子,看谁都不顺眼,还总爱做梦,睡觉睡得不踏实。”

阮明瑜笑了笑,没说话。老太太鼻头隐隐发青,鼻头主脾胃,色青代表寒,两手迟脉横沉,右手关脉弦。典型的肾阳亏虚,无火生土。

阮明瑜给老太太开了七副汤药,“老太太,一周之后我还在这里出诊,如果有效,你再过来。”

老太太被刚才阮明瑜一番话说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