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枭雄入赘后 第222节(2 / 3)

加入书签

的绫罗绸缎,过舒舒服服的体面日子吗。

问题在于,薛进龙袍加身,坐上皇位,却没有册立皇后,也没有给他娘李琼安排一个太后,甚至膝下独女楚清晏都没捞着一个宴国公主的头衔。

这下可彻底捅了马蜂窝,安阳百姓首当其冲的不乐意,一群一伙的冲到常德城,要给他们城主讨一个说法。

你薛进能有今日!安阳城主功不可没!怎么一朝得势就要过河拆桥了!休想!

这并非安阳百姓心中的讨伐,而是白纸黑字写成了“传单”。

众所周知,楚熹一贯看重读书识字的书生,想出人头地,肚子里必定要装满墨水,正所谓人多力量大,那“传单”散播极快,一夜之间贴满了常德大街小巷。

薛进不慌不忙,给出了白纸黑字的回应,也跟狗皮膏药似的到处贴。

他说。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这辉瑜十二州,不是我薛进的,更不是他贺旻的,而属于天下万民,如若百姓不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皇位理应换人来坐,既如此,何须皇后,何须太后,又何须公主。

越简单易懂,越口口相传。

安阳百姓明白的道理,薛进自然也明白。

不过半月的功夫,这惊世骇俗的一番言论就人尽皆知了。

紧接着,薛进又下旨在宴国七州广纳贤良,凡是官员政绩斐然者,皆可自荐来都,选作明台谏令,就跟皇帝选妃似的,明台谏令也是三年一大选,纵使穷乡僻壤的地方官,只要有真才实学,能向朝廷提出实际问题,并设法解决,都可以入选明台,掌监管帝王之权。

而久居其位不谋其事者,贬官为民,发回原籍。

说白了,这差事风险极大,没把握你可千万别来。

安阳百姓本来还有一点小余火未消散,得知楚熹是明台首揆,薛进每道圣旨都得她点头了才能下发六部,当即欢天喜地的回了安阳。

至于李琼李善,除了报仇别无所求。朝廷里西北和安阳两大派系,也没什么可说的,毕竟他们想要的都得到了。薛进不搞皇族那一套,对他们来说是好事,西北那边琢磨着,日后楚熹再生个男孩,最好姓薛,承袭皇位,理所应当,安阳那边惦记着,等薛进不行了,他们就推举楚清晏登基,反正谁有本事谁做皇帝,有那个小孩比楚清晏聪明?

就这样,大家都觉得满意了,只有前朝没有后宫的常德皇城里充满了蓬勃的新气象。

作者有话说:

你们看完,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写得慢了吧,信息量有点大……

ps:薛进能做男主,必然有他能做男主的道理

宴国定都常德,主要还是因为常德地势平坦,街道宽敞,有能盖宫殿的余地。

从前的常德府如今彻底改成了妇女联合会,常德府后面依山傍水的慈穆庵被迁去了城郊,连同周遭几幢五进五出的大宅院一块被推到重建,以“品”字形立起三座大殿,前为百官朝会的济和殿,后为御阁明台,而左右两侧分别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说老实话,时间太过仓促,这所谓的皇城或多或少还是有些紧凑,薛进身为宴国的皇帝,硬是被挤到山脚下另起炉灶了。

四月初,立夏。

接连两日雨水不断,天儿总是阴沉沉的,早晚仍有些冷,最令人厌烦的是那雨季潮气,无孔不入的到处钻,浸得被褥都有些湿漉。

新落成不久的宫室,本就有股挥之不去的檀木味,如此一来愈发浓郁刺鼻了。

“哎呀,这能住人吗。”

“……”

一众杂务兵盯着面前几个掐着腰的小丫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阵子,薛进夜里就住在此处,怎就不能住人了?难道薛进不是人吗?

丫鬟们是从安阳府调来的,因楚熹这两日将要到常德,楚光显知晓常德这边一切尚未步入正轨,特派她们打前阵,料理楚熹的衣食住行。

在她们没来之前,这些琐事皆由杂务兵负责,吃喝拉撒,洗洗涮涮,仍如在军营那般得心应手,没人觉得哪不妥,偏她们一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对,挑三拣四的别提多矫情。

一众杂务兵面上不显,心里却很大怨言,以为安阳府的丫鬟们狗仗人势,在故意找茬。

楚熹他们又不是不认得,楚熹的为人他们又不是不晓得,那一贯是很随和的嘛。

“不行不行,得烧两盆炭,逼一逼屋里的潮气,对了,还要弄一座大点的熏炉来,你们几个把羊绒毯铺上,再把窗纱也装上,不然等天一晴蚊虫得满屋飞,夜里可怎么睡啊。”

杂务兵们被指使的团团转,虽然很想揭竿起义,但到底抹不开脸和这些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家计较,便咬咬牙都忍了。

幸好是忍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几个丫鬟竟然连薛进都不放在眼里!

如今新朝廷正值百废待兴,事多繁杂,薛进从早忙到晚,委实有些吃力,因此午时过后都会回住处小憩片刻。

今日一进门,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