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第1节(1 / 6)

加入书签

书名:大亨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走过青春岁月

卷一 血色浪漫

辍学——人生第一次转折

辍学、少管所、看守所、监狱、打靶——多半恶贯满盈的黑道人物的人生轨迹。十六岁起,叶浩东一路跟头把式,痴心不悔的走上这条路。命运留给他的似乎只有填空题,假如没有那惊天动地的一跪的话,叶浩东也许永远轮不上那道选择题。

九十年代初,辽省钢城某饭店门前,王琳带着三个半大儿子,正送走参加丈夫葬礼的最后一拨客人。半老徐娘的脸上,机械的客套褪去后,掩不住的是悲伤和茫然。

丈夫叶文昌一病不起,病势足足拖了二年,这个家已经把一切能筹集到钱的路线都走遍了。最终却依旧无法挽回家中顶梁柱的生命。叶文昌终究还是走了,只给王琳留下三个儿子和一屁股债。

生活的重压面前,这个在婚姻生活里被丈夫呵护了二十年的中年女子选择了坚强。眼前最现实的困难是她没有能力供三个儿子全都继续读书。

如果不是这三个孩子的成绩都是那么优秀的话,王琳这会儿绝不会如此难以抉择。

饱含母爱的眼神在三个儿子的脸上扫过,想到丈夫生前对三个儿子的评价,王琳的心中有了决定。

叶文昌在世时常评价三个儿子,大儿子叶皓云天份不过中上,却胜在肯努力,将来很可能会有一番作为,但所能达到的高度必然受天资所限。老二叶皓然天份卓然,但略显轻浮,未来未必比得上他大哥。

叶文昌的祖父是晚清时期的举人,自幼在祖父身边长大的叶文昌读过很多书,也养成了一身封建旧习惯。除了经史子集百科杂文常挂在嘴边外,还喜欢预测些人啊事儿什么的,不过他看人还真是挺准的,也真称得上见识不凡,他对这两个儿子的评价多年后来看,还真大致不差。却惟独对叶皓东这个老儿子,即便以叶文昌的阅历眼光都看不大明白。不过毕竟是自己多年养育的亲生儿子,作为老子,叶文昌还是最了解叶皓东的人。

叶文昌活着时谈起这个小儿子的时候曾在叶皓东身上总结出三奇。

第一奇,叶皓东是笑着出生的,用那时候还活着的老太爷爷叶伯达的话说,这小东西天生的豪迈,似乎看惯了人世间万般苦难一般;第二奇,叶皓东天生的刚强性子,从小就是惹祸根苗儿,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撵狗追鸡打架斗殴的事是家常便饭,以他的年龄段来说,所作所为当得起恶行累累了。家教极严的叶文昌当然没少为此狠狠教训他,可无论叶文昌打的多重,叶皓东愣是没哭过一声,没落过一滴泪;第三奇,叶皓东过人的的头脑天分远胜两个哥哥,真正称得上过目不忘,学习成绩无比优异,同时还博览群书,叶文昌多年积攒下来的藏书都被叶皓东在十三岁以前看了个遍,小小年纪却不仅是看看热闹,叶文昌考教起他书中的内容时,这小子还能说得头头是道儿,见识甚至还在大多成人之上!总结出这三点,叶文昌与王琳闲聊时对叶皓东曾下了个模糊的评语:“咱这老儿子我教不了,学校也教不了,甚至就算他太爷活着也教不了,只有这大千世界世间百态才是他的老师,这孩子将来无论干什么,都是个能折腾的!”

对于丈夫的话,王琳有着近乎执拗的迷信。

已经二十岁的老大叶皓云正在连市某一本大学读二年级,在这个孩子身上寄托了丈夫生前太多的期望,所以无论多难也要让大儿子念完大学!十八岁的老二叶皓然正在上高三,为了尽早摆脱家中的债务,王琳打算让他改读技校,因为如果改读技校,再有两年也就上班了,可以很快减轻她肩上的负担。她和丈夫工作的厂子是国内有数的大炼钢厂。为培养适合本厂的技术人才,多年来一直办着一所技校,对于叶皓然这样的本厂子弟,只要成绩出色,上那所学校是免费的。叶皓然最近的一次综合测验的成绩是685分,念技校显然已经很委屈了。但在王琳心中,最委屈的儿子无疑非老三叶浩东莫属,她已经决定让这个年龄最小的,也是成绩最好的儿子辍学了。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但壮士断腕势在必行!

就这样,在叶文昌去世一星期后,三个儿子中被认为是最有承受力,也是年纪最小的,仅十六岁的叶皓东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折——辍学。

对于老妈让自己辍学,叶皓东还真没看的有多重。人穷命贱,老妈这也是被钱逼的。更何况他一直认为,如果说老爹的病是从气上得的,那他叶皓东一个人就要占一半以上责任。老爹发现得了癌症的前几年,他可没少给家里闯祸。潜意识里叶皓东是很自责的。甚至到他自认为,他辍学,在这个家来说称得上众望所归。就算是搞一个家庭内部的民主测评,他也有把握四票当选。

老爹头七在家守孝的这几天,叶皓东经常自我安慰: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古今中外无数位文盲半文盲的巨人都是叶皓东的榜样,刘邦混混儿出身,朱元璋是个要饭的出身,清朝的那位茹毛饮血的少数民族太祖甚至靠着一本多半杜撰的三国打天下,自己好歹还读到初中毕业,也算得上文盲线以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