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第42节(5 / 5)

加入书签

对你好,有的人对你严厉,但是也不代表对你不好。作为一个合格的皇子,一定要掩饰自己的喜好,看清别人的心思,也要那定主意不要随意被别人影响。

特别是在上学之前,谢玲珑担忧自家儿子被蔡思瑾教导成只会念书的书呆子,还对儿子一直耳提面命“书里的圣人之言都是教导臣民的,并不是君主的立身之本,君主需要的是仁心、宽厚,但是并不能是一个被蒙蔽的愚蠢、烂好心之人。”

一方面希望儿子能够学到蔡思瑾的忠厚,另一方面又担心被蔡思瑾磨灭了自家儿子的灵气,真是操碎了心。

九皇子浩诚在与蔡思瑾的交往过程中,看到了蔡思瑾对他的尊重但不谄媚,平等倾听、相交,同时对待其他三个侍读和他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没有让他在三个人之中太过于特别,引起矛盾,让他也能体会了一把有小伙伴的感觉,他心中是极为满意的。

同时,他从蔡思瑾讲自己故事这件事中,也感受出了蔡思瑾的真诚,以及蔡思瑾的教育方式——他并不会像那些老学究一样告诉他什么不能做,逼着他一定要听“圣人言”,做“正确的事情”等等,反而是让他自己去摸索自己的“道”。

这个年纪的毛头小伙子们,谁不是心中藏着一股叛逆的劲头,不愿意盲从权威呢?蔡思瑾这样的师傅才更合他们的心意啊!这也难怪了,蔡思瑾本身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他想要个什么样的师傅现在也就如此做了,学生们怎能不喜欢他呢。

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左樟楠吧。他是一个极有心机的人,本来今天见面的时候准备利用自己看过《静思文集》这件事隐秘地拍一拍蔡思瑾的马屁,想让侍讲更看重自己的,哪不知蔡思瑾仿佛无所觉似的,一点儿也没有对他另眼相看。其实左樟楠心中是有一点点儿不满自己的计划失效的。

但是他绝不可能在夜聊这种场合说出来这样的话,也只能干巴巴地说上一句:“我也觉得蔡侍讲挺好的。”但是绝口不提“喜欢”二字。

九皇子浩诚略有所觉,其他两个人却一点儿都没有察觉到,四人又天马行空地聊了好久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起,蔡思瑾就开始正式教学生了。他先是根据昨天学生们自己说的情况拿出了四张试卷,让四个学生分别做了一下,然后发现自己的四个学生有四个不同的进度,就果断地将他们四个人分成了四个班,分别讲授课程、分别布置作业,谁也不耽搁谁。

反正蔡思瑾是没有那根筋,做不出来只教九皇子一个,其他人要么拖着进度慢慢听,要么讲得飞快不知所云这种事情的。

在蔡思瑾眼中,在他朴素的认知中,老师就要教会所有的学生,不能有任何的遗漏!这也是他从小看自己父亲教书耳濡目染之下的直觉反应。

蔡思瑾的父亲蔡仲迩要教授好几十个学生,而学生年纪不同、知识储备不同、进度不同,只能分班授课。而即便这样分班授课之后,每个班都还有不少学生。即便这样蔡仲迩也能好好地教下来这些学生,既照顾了张思晨那样的天才学生,又照顾了李永富和自己这样的一般人。蔡思瑾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会做不到父亲能做到的事情。

蔡思瑾甚至觉得这样将四个学生分成四个班,一个班只有一个学生简直不要太轻松了!比起父亲来说赚得钱多、操的心少,简直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职位了。

于是,蔡思瑾将每天早上的四个时辰分成四份,半个时辰给一个学生。先是检查一下他昨日的功课,然后又根据他的进度给他讲新的知识点,再给他布置今日的新作业。

在四个人里面,左樟楠进度最快,蔡思瑾发觉他启蒙非常扎实,已经开始直接给他讲经义,从《论语》开始讲了。而九皇子其次,蔡思瑾发现他虽然学过了《三》《百》《千》,也背过,但是可能天赋不如左樟楠,背的不熟,好多东西也没有理清,于是再给他重讲、复习一下启蒙的知识,帮他打好基础。

至于赵念忠和周当雄,基本类似于没有启蒙过的学生。但是又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赵念忠接受程度相对而言高一些,讲课进度可以快一些,但是对于周当雄只能慢慢来,细细讲。

皇宫内院里何曾有过蔡思瑾这样的侍讲?来到这里讲学的人无不是人精,对着皇子们巴结异常,对着伴读们也是看人下菜碟的,从来只有一心顾着皇子的学业,对着伴读随意打发的侍讲,哪里有可能像蔡思瑾这样对于皇子和伴读一视同仁,甚至分成四个小班讲学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