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第1663章 下定决心(1 / 2)

加入书签

司马亮在没有这个想法之前,或许还不太关注麒麟山,可这个想法一旦形成,就如同是执念一般,他每天登上城头,都会特意地朝着麒麟山那边观望,似乎想要瞧出一些端睨来。

不仅如此,司马亮还增派了多一倍的人手,去日夜监视魏军的动静,看看麒麟山上是否真得有魏军在活动,同时也要偷偷地观察山下的魏军,是不是往山上送粮草送给养。

如果真有兵马埋伏在山上的话,至少也是需要吃喝拉撒的,只要从细节方面入手,不可能发现不了一些痕迹,除非魏军真得没有人在山上。

而且,司马亮还尝试着派一些斥侯兵出去,准备偷偷地潜入麒麟山上,看看那儿究竟有没有人。

只可惜,出了潼关就是魏军的地盘了,魏军岗哨林立,巡兵无数,晋军的斥侯就算是黑夜里潜出城去,也无法穿过魏军的防线,要么无功而返,要么有去无回,反正司马亮想派人实地去侦察一下的愿望是落空了。

尽管这样,依然也动摇不了司马亮想要出城的信念,毕竟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只要成功地擒获了邓艾,那司马亮便可以确立晋国第一名将的位置,同时他的汝南王封号也是实则名归。

甚至从大的方向上来讲,此役将会彻底地扭转此前司马家屡战屡败的窘境,当初高平陵事变之后,司马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一举拿下了朝中大权,架空了天子,成为了魏国朝政的事实主宰者。

但曹亮在并州的崛起打破了司马氏一家独大的局面,此后的十年,更是成为了司马家不堪回首的十年,在和曹亮的较量之中,不但司马懿身死司马师瞎眼,而且他们一路是丢城失地,溃不成军,把诺大的江山都拱手让给了曹亮。

现在司马家已经是被迫退守关中,这片雍凉之地便是他们最后的栖身之所,退无可退了。

可尽管如此,司马家的人也没有丧失信心,司马昭悍然称帝,就是代表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那怕他们真得丢了大半个天下,但至少还有雍凉之地,这块风水宝地那可是先秦故地,秦国正是凭借着这片基业一统六国,问鼎天下的。

就算是当今天下,吴国也不就是只有半个扬州半个荆州外加一个蛮荒之地的交州就敢称帝吗?蜀国更菜,只有一个益州,也号称季汉,宣扬自己是汉室正统,所以司马家在长安称帝,坐拥雍凉二州,也说得过去吧?

当然,司马昭在长安称帝,也不光是想要偏安一隅,他们更大的想法,还是要收复失地,一统江山的,尽管现在看来,这个愿望有些不切实际,但这天下的事,风云变幻,谁又能说得准呢?

往往是一两场决定性的战役成败,就足以改变局势了,司马亮觉得,守住潼关现在看来,基本是没有什么压力的,如果在稳守的基础之上,再成功地发动一次反击,取得一些重大的成果,势必可以扭转当前不利的局面,甚至收复洛阳都是有可能的。

司马亮越想越狂热,越想越觉得成功的把握很大,邓艾虽然是一位了不得的名将,但名将不代表不会犯错,越是胜仗打多,就越容易骄纵,胡奋一昧地退缩,显然能助长邓艾的骄狂之气,想必现在邓艾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天之相助司马亮成就大事了,司马亮暗暗地打定了主意,不管怎么样,他一定要尝试一下,如果真得成了的话,那绝对是奇功一件。

有了这个计划之后,司马亮便积极地谋划此事了,他最为担心的就是麒麟山上的伏兵,但到目前为止,晋军也一直没有发现山上有伏兵,如果真没有伏兵的话,接下来,晋军的偷袭便会顺利的多。

目前,魏军驻扎的营地是分散在几个地方的,中军营驻扎在麒麟山北麓,而主力的攻城部队则驻扎在麒麟山的南麓,至于暂时派不上用场的骑兵部队,则驻扎在远望沟以东,距离稍远一些。

如果邓艾将整个军团抱成一团的话,司马亮纵然有偷袭的想法也化为了泡影,毕竟现在的形势是敌强我弱,晋军失去了险要关隘,还真没有和魏军正面较量的本钱。

但邓艾分兵驻扎,无疑给了司马亮不小的机会,这当然也不是邓艾故意托大,而是潼关一带的地形决定了根本就没有给邓艾大规模整军团宿营的机会,毕竟潼关一带峡谷曲折,几乎找不到一块平坦而宽阔的地方可供宿营,分兵立营,也是一种迫不得己的选择。

不过在司马亮看来,邓艾还是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把中军营扎在了麒麟山的北麓,这儿濒临黄河,背后又是远望沟,可以说这几乎是一块绝地,如果遭遇到袭击的话,想要撤退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唯一的好处,就是视眼宽阔一些,这也许正是邓艾选择在这里扎营的最重要原因了,能立足于黄河之滨,肯定要比钻在峡谷之中气长一些。

中军营大约有五千人,司马亮已经派人反复地观察过了,包括后勤辎重兵在内,邓艾的身边差不多也就上上下下五千多人的,一大半都是管后勤的,真正具备战斗能力的军队,也就只有一半左右的人数。

但如果晋军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