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第238节(2 / 4)

加入书签

是没节操呢!”张顺不知作何表情了,只好摇了摇头道,“我身为一个贼寇头子,自觉很多事情做的还很粗糙。结果没想到与之相比,朝廷衮衮诸公竟然连下限都没有了。”

“如此上下颠倒,阴阳倒转,若是不能乾坤易手,那才叫没有天理呢!”

王清之本就在宣大边镇多时,对其中腐败、黑暗深有体会。他闻言不由笑道:“我知舜王知兵,斩宋统殷、陈奇瑜,天下闻名。其实依我之见,舜王并非善战者也!”

张顺闻言颇为感兴趣,不由问道:“那依你之见,何人善战也?曹文诏乎?满桂乎?”

曹文诏自陕西义军起义以来,杀伤义军不计其数,染红了自己的一身绯红官袍。而那满桂在宁锦大战中大方异彩,作战英勇,此二人皆号为“良将”。

不曾想那王清之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此二人与舜王仿佛,皆率精兵锐卒,食饱器良,不顾生死,平庸之辈也。要说善用兵者,当时宣大二镇将领,个个吃空饷兵额短缺;倒卖军械粮食,士卒食不饱,械不精,面对北虏东鞑犹面不改色,宣大不失,可为天下名将矣!”

张顺一听不由哭笑不得,这把宣大的将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了。不过,等他细细思量一番,又不觉悚然而惊。

难怪大明与蒙古、后金作战,小规模作战常常无往而不利,一旦大规模会战便一溃千里。

感情是战斗规模小的时候,他们还能挖东墙补西墙,勉强支应。一旦规模扩大,将领麾下的空饷兵额就无法弥补,双方的差距就显露出来了。无话可说,张顺只好赞了一句:“人才!”

两人闲聊多时,这时代人们保密意思淡薄,也被张顺借机套出来一些情报出来。

直到这时,王清之才提起正事来,问道:“如今我带来鸟铳二百杆,快枪、三眼铳千杆,火药十万斤,粮食三万石,不知舜王欲何价与我?”

“鸟铳每杆一两银子,火药一斤一分五厘,粮食一石一两二钱。其余快枪、三眼铳四钱银子一杆,不知清之以为如何?”

王清之闻言皱了皱眉头道:“那鸟铳造价不过九钱,我倒是赚了。只是那快枪、三眼铳和粮食却是亏了。”

“我知你不喜欢快枪和三眼铳,亏就亏了,我倒是认了。只是这边地粮价不比内地,千里输粮,怎么成本也在一两三四钱左右。”

张顺闻言笑道:“清之是自己人,我也不怕实话对你说吧。这粮价原本在一两银子左右,又值秋收,更是银贵粮贱。再加上如今众粮食得闻我舜王购粮,纷纷汇集洛阳,若是我肯压价,怕不是七八钱银子便能随便购买。”

“如今我肯给你一两二钱,已经算是结个善缘罢了。更何况皆是变卖军粮、军械之物,又有何成本可言?”

王清之闻言便知晓张顺亦不是不通商业买卖之辈,他给予自己的价格也算优惠了。

他心中粗略算计了半天,便一口应道:“既然舜王有言,清之便卖舜王一个面子,呈惠三万八千一百两纹银,我给您抹个零,您付我三万八千两便成。”

“另外,我再赠您大小铅子一百斛,足够你数月之用。只是希望日后舜王若是再有生意,还请千万不要忘了清之便是。”

做生意本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张顺见王清之识相,也万分高兴,便一口应允了,回头让下人负责交接便是。

既然正事商谈完毕,张顺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不经意地问道:“不知宣府大同二镇,如今军粮如何?不知日后是否还能售卖?”

王清之对此倒是门清,随口应道:“宣府一年屯粮约十三万石,大同一年屯粮约七万石,合计约有二十万石。至于是否继续售卖,我说了不算,还得等我回到宣大,看诸位老爷们怎么说!”

王清之不过是个商人罢了,自然不知其中关键。张顺身为主帅,一听便知晓这数目不对。

他便奇怪地问道:“仅有二十万石粮食,如何能够养活众多将士?”

王清之只道张顺不懂,便笑道:“哪能啊?若是只有这些,边军岂不是早反了?除此之外,每年还有折色银、盐引银、年例银二百余万,方可勉强够用。”

张顺何其精明,一下子便明白了其中的弊端。边地粮少银多,若是缺粮,岂不是天下大乱?更不要说边军还要偷偷向蒙古和后金走私粮食。

经济战

等到王清之辞别了张顺以后,张顺哪里还坐得住?他连忙前往张慎言住处。

张慎言正在屋里忙的焦头烂额,给麾下文吏逐个分配工作,检查各处工作进度情况。

见张顺亲自前来,心知必有要事。他连忙三言两语,简单处理了紧急之事,余则打发出去,让他们明天再来。

遂后,张慎言便要走上来见礼,却被张顺一把抓住了。他笑道:“事出紧急,少不得打扰张公了。且免了些许繁文缛节,随我过来。”

张慎言将信将疑,随即便跟着张顺三拐两拐,拐到了红娘子住处。

箭儿正在门外守着,见了张顺和张慎言等人前来,连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