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第426章(1 / 2)

加入书签

当初很多人都想不通,张启芳的哥哥怎么会娶刘梅这样的女人,实在是太掉份了。

张家当年在他们县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好人家,张启芳爷爷那辈的时候,他们县一条街都是张家的,后来他们家支持我党,将大半身家都捐出去抗日,还凭借自己的人脉购买到珍贵的药物、食物等送给我党,从早期就是坚持站在我党这一边的。

可张家也因此受到小日本和果党迫害,一个大家族只剩下张启芳的爸爸,还是因为张启芳的爸爸在外面读书才躲过的,其他人都被迫害死了。

建国后,张家得到优待,归还了不少家产。

张启芳爸爸还是将大部分捐给了国家,只留了一小部分,可即便如此,张家情况依旧比很多人家要好。

只是没想到,特殊时期有人竟然以张启芳爸爸曾经在果党工作的经历说事,想拉张启芳爸爸去批斗。虽然后来还是被上头人压下,张家被这么一折腾也吓得不轻,从此以后极为低调,并且把家里大房子也捐出去,一家人搬到了个小宅子居住。

虽然这几年张家人日子不大好过,可早期的时候还是很滋润的,张启芳也被养得不谙世事,不知人间疾苦。

她总以怜悯的目光看着他,这让孔文斌的自尊心很受挫,可又舍不得张启芳带给他的好处,一直围着她转。

孔文斌之所以对刘梅有印象,会去了解她,是因为有一次张启芳想要将家里的人参拿给他,被刘梅给拦住了,说什么真要有病还是得去医院看病,除非医生让拿人参,否则是不能乱给病人吃的,人参虽好那也不是人人都适合。

孔文斌当时在张启芳面前已经没有那么小心了,因为他说什么,张启芳都会信,不会追问什么。

因此孔文斌并没有造假病历,拿不出医生开的药方子,只是知道张启芳家里有这么个好东西,自己又正好知道有人想要花大价钱收,临时动了歪心思。

孔文斌没有拿到人参倒也不意外,这么贵重的东西要是真拿了,到时候就说不清楚了,而且张启芳还给了他一罐麦乳精。

不过他对刘梅的印象就变得很差,要不是她兴许自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发一笔财。

张启芳虽然说自己嫂子人挺好的,可孔文斌才不信,觉得是她单纯没心眼,像刘梅这种出身的女人,大字不识几个,肯定很粗鄙贪婪,否则她怎么这么快就发现张启芳拿了人参。

至于张启芳解释她是正大光明的拿,而刘梅负责收拾家里这些东西,第一时间被发现这件事,孔文斌完全无视了。

现在看到刘梅,果然跟印象里的一样,就是个胡搅蛮缠的泼妇。

“我已经还过钱了,你不要胡搅蛮!”孔文斌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围观路人:“为了五十块钱闹这么大一出,也太夸张了吧?”

“都还钱了怎么还来闹?这是看孔科长好脾气,厚脸皮缠上啊。”这是对孔文斌有好感的人说的,不相信孔文斌是那种人,他为人非常大方,绝不是这种借人钱不还的。

刘梅擦着泪道:“你借钱拿到工作后,换了三个月一共十三块,这一张借条还欠三十七块。”

敏锐的人发现了话语里的重点‘借钱后拿到工作’,‘这一张欠条’。

说起来,孔文斌进入机械厂确实就是借款时间后没多久,孔文斌是机械厂家喻户晓的人物,毕竟广播几乎天天都放他读的新闻,因此很多人都知道他的情况。

‘这一张欠条’这话就更有意思了,难道还有其他张?

果然,刘梅没让大家失望,又拿出一大把皱巴巴的纸条。

“这是从我小姑子跟你认识开始,你给她写的字条,加起来去掉零头一共五百块。至于我小姑子这些年给你买的东西,我都没算钱,毕竟那是我小姑子的一番心意。”

刘梅很会说话,虽然夹杂着口音,可说出的话很容易让人听进去,她说完这话朝着大家介绍自己的小姑子。

“我小姑子跟她爷爷一样心地特别善良,看到家庭贫困的人,总是想要帮一把。其实这些年也不止帮了孔科长一个人,我公公生病,有很多人帮忙都是当初承了我小姑子的恩的。

我小姑子不是那种挟恩图报的人,做好事的时候就没想过会有人回报,送出去的东西是绝对不会要回来的,那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可现在实在是被逼得没办法,我公公生了重病,需要花很多钱,我丈夫前一阵又没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可能干活的就我和我小姑子,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所以我这个没脸没皮的嫂子,只能过来求孔科长把借的钱还了。”

刘梅虽然在哭,可口齿清晰,而且将‘借的钱’这些重要词汇说得尤为清楚,避免被人误会。

石立夏听到这些话,不由心底叫好。

如果是张启芳自己过来要钱,不管怎么样名声都会受损,一个女孩子这么眼巴巴给男人送钱,这是多恨嫁啊。

而且张启芳毕竟是个未出嫁的姑娘,很多话都是不好说的,孔文斌又是能说会道的,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