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第94节(2 / 3)

加入书签

他掘了根基的神婆神棍们把他打死。

这么一算花销,胡阁老脸都绿了,十分抠门道:“反正我只给这么多钱,他要是花超了,就自己付账,朝廷不给他贴补!”

萧景曜瞳孔地震,心中直呼好家伙,贴钱上班啊!胡阁老这话,资本家听了都落泪。

但萧景曜同样知道,梁家人要是知道这个消息,把家底贴进去支持梁九弘都是乐意的。

改换门庭的机会就在眼前,不及时抓住得后悔一辈子,半夜醒来都得爬起来抽自己一巴掌,死后也没脸见祖宗。

观察支使不过正八品,但这是一般的八品小官吗?这是陛下亲自赐下的八品官,在陛下面前挂了号的,不比一般默默无闻的六七品官员好?

这要是干的好了,有陛下盯着,升官不也是陛下一句话的事吗?

萧景曜想到梁九弘给自己的来信上说的苦恼,提到父母因自己的爱好而受辱的痛苦和迷茫,心下也是一叹。

封建时代,想脱离四书五经走出一条新路,何其艰难。但即便如此,在萧景曜前世,华夏历史上依然涌现了一大堆科学大家。《九章算术》《天工开物》《齐民要术》《梦溪笔谈》……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前,华夏大部分科技文化都走在世界前列。

经济文化科技文化之灿烂,尽显文明古国之底蕴。

只可惜,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萧景曜心中又是一声叹息。这就是他为什么会相信先人的力量的原因啊。在那个没有穿越者的时空里,先辈们或许也如梁九弘一般,做着不被人理解的研究,顶着无数压力,依然不改心中志向,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灿烂的一笔。

同他们比起来,萧景曜算什么呢?他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萧景曜从来不会看轻先人的智慧。

在找到合适的机会后,萧景曜就会将自己脑海里能拿出来的知识都拿出来。华夏从来都不缺天才,想必那些天才们看到了萧景曜拿出来的这些知识,会少走许多弯路。说不定就积少成多,量变产生质变,点亮了近现代的科技树呢!

萧景曜对此很有信心。要不是他还没找到恰当的理由,他高低都要想办法弄个简易版蒸汽机出来。

奈何现在正宁帝将他查了个底朝天,这些知识从哪儿来的,萧景曜还得慢慢铺垫,让正宁帝等人有个接受理解的过程。

所以还是要把《小学数学》先写出来吗?

萧景曜想了想,觉得这个应该是最合理的一条路了。毕竟他的科考试卷就在礼部封存着,他本来就擅长数学。

因此,天才状元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写了本《小学数学》,应该没问题吧?

等到正宁帝和阁老们了解萧景曜在数学方面的成绩后,萧景曜再反手掏出《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应该也没问题吧?

众所周知,数理化不分家。萧景曜数学都这么好了,再会亿点点物理和化学知识,应该也没毛病吧?

萧景曜看着摸了摸鼻子,觉得还要给自己再上一道保险。

只凭借帝王的信任是不行的,能让大家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利益。

只要萧景曜给正宁帝,给大齐带来的利益足够多,只要正宁帝智商超过了及格线,就知道动他太不划算。一定能熟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道。

话说,大嘴巴窦平旌似乎透露过,正宁帝心中,一直拿自己当祥瑞?

萧景曜觉得可以从这里入手。

萧景曜陷入沉思的时候,正宁帝和阁老们又开始商讨起奏折上的内容来。阁老们年纪都大了,有的把奏折拿得远远的,有的则恨不得将奏折贴到自己眼前,正宁帝拿着奏折的手离眼睛也比较近。

萧景曜看着,心中一动,又有了别的想法。

没过多久,《大齐日报》正式开办。随后,梁九弘激动地跟着内侍进京,领了差使后,带着两个护卫兴冲冲地出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一定要为家里争上这口气,也不负陛下知遇之恩。

直到梁九弘任务完成得太过优秀,又因为《大齐日报》给了版面报道过好几次梁九弘破除骗术的消息,梁九弘瞬间名扬天下,而后各地沉迷于“奇淫技巧”的能人们纷纷进京,表示我也能为朝廷干亿点点活。公孙瑾那个沉迷于发明创造的侄子也进了京,找家里帮忙,说是也想一展所长,为朝廷效命。

得知这些消息后,萧景曜差点忍不住摔自己一个大嘴巴子。自己先前的思路错了啊!发动人在民间找理工科大佬算什么事?这就如同大海捞针,效率不知道多低。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话是随便说说的吗?更别提,帝王给你一展所长的机会的同时,还能让你名扬天下,光宗耀祖!那还等什么?赶紧冲!

瞧瞧,立了梁九弘这个标杆之后,现在大齐最顶尖的研究人员估计都聚在京城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萧景曜现在在琢磨的是,怎么想办法将自己和正宁帝以及阁老们的利益绑在一起。

在梁九弘领旨出京掘轻水教根基, 挖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