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第651节(2 / 2)

加入书签

拌器,帮助新型颗粒性材料制造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接下来他们继续给王浩讲着实验过程。

杨云和也不断说着,“现在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慢慢研究、不断的改善。”

“一项全新的制造技术,就是要慢慢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制造出来了,说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其他人也只能跟着点头了。

王浩听的就只是笑笑而已,他并没有在意汤云和说什么,就只是继续了解实验方案、各项参与以及实验结果。

等大部分都了解以后,他沉默了好一阵说道,“这样吧,下午你们就再做一下实验,从材料切割开始,一直到制造。”

“我要看一下整个过程……”

这个要求让人感到很意外。

杨云和就惊讶的说道,“王院士,如果是从材料切割开始,一直到生产出来,最少要花费三天时间。”

“三天就三天。”

王浩不在意道,“我来之前就有准备,这次在首都最少要待半个月,下周一还要去科技部门。”

“好吧。”

杨云和和曹东明对视一眼,马上召集其他人准备进行实验。

这一次就是重复上一次实验。

他们已经连续做过很多次实验,实验准备相对简单,到下午的时候,实验就正式开始了。

最开始的准备就是切割材料。

这一部分是由杨云和团队负责的,材料切割好一些要进行几个制造工序,以便实现高温下让材料能更快的溶解。

与此同时,就是对设备进行调试,保证能实现制造出对应电压、磁场以及温度的特殊环境。

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王浩一直都待在操作间里,仔细查看每一个步骤,碰到不太理解的还会询问一下。

这样就能够详细了解整个制造过程。

第三天下午的时候,实验就已经结束了,他们在容器里成功制造出了颗粒性材料,但冷却后也只得到少量的粉末状材料,大多数还是粘合在一起,或者干脆没有任何形态。

“成功分离的只是少数。”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搅拌棒上。”杨云和说道,“我们讨论过让扇叶分布更密集,再把中心轴的转速增加一倍,也许就能得到更多的粉末颗粒。”

王浩点头道,“确实和搅拌棒有关。”

他的话音一个转折,说道,“但我认为,并不是让扇叶分布更密集,而是要减少叶片数量,还有,中心轴转速也要降低。”

“减少数量?降低?”

杨云和满是不解。

曹东明和曲贵也很不理解,他们同样认为粉末状颗粒数量少,是因为‘搅拌不充分’所导致。

如果增加了叶片数量,再提升中心轴的转速,就能得到更多的粉末状材料。

王浩道,“我看了整个实验过程,每一个工序我都看了,整体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最后得到的粉末颗粒却很少。”

“所以问题一定是出在最后的搅拌器过程上。”

“超导金属溶液是没有问题的,搅拌的强度也足够高。那么你们想没想过一个可能,或许并不是搅拌不充分,而是搅拌太充分了。”

“那些已经被分离的粉末颗粒,在更加充分的搅拌下重新粘合在一起……”

他说的指向一大团黏在一起的金属,说道,“如果你们观察这一团金属,就会发现它是由一个个小颗粒组成。”

“大部分小颗粒,都具有半拓扑结构。”

说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杨云和、曹东明以及曲贵不约而同的看向那一团金属,曲贵干脆走过去把金属放在设备下方,利用设备的放大器观察起来。

这是直接的放大观察,倍率就没有那么高,但还是能看出金属确实是由一个个颗粒组成的。

杨云和也过去看了一下,他有点不愿意相信。

王浩否定的是他的判断。

如果王浩的说法是对的,就证明他的判断是错误的,他也忍不住小声嘟囔一句,“也许不是半拓扑结构的颗粒呢?”

“很多材料放大来看都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说法也有道理。

但是,曹东明和曲贵更愿意相信王浩,而且具体情况也能观察得出结论,他们马上让其他人给那团金属做切片研究,只要放在更加精密的设备下观察,就能知道微小颗粒具体是什么形状了。

在真正做切片观察以后,实验人员还做了一张放大的图片,图片显示了十几个微小颗粒的形态。

很明显。

王浩是正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