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第664节(1 / 3)

加入书签

张华同样在打量着面前的陛下,陛下看起来比过去更加的神武了。

君臣两人相见,曹髦一把抓住张华的手,就朝着西堂走去。

“你总算是回来了啊,这陈泰和王经一同离开,尚书台里都出现了空缺,朕正发愁不知该如何去办呢!”

张华问道:“陈公前往吴地了?”

“是啊,让他去办了,你那边呢,情况如何啊?”

“邓艾没有惹出什么麻烦来吧?”

张华摇着头,“邓公倒是没有什么,就是当地的官员们,对他挺忌惮的,还有几个官员劝说我,说邓公留在蜀地可能会有不妥”

“这都是当初被邓艾给弄怕了。”

两人边说边聊,一路走进了西堂内。

杨综站在门口,张华赶忙行礼拜见,杨综也只是回了个礼,并没有多说什么,不是很亲近。

两人走进了西堂,曹髦拉着张华挨着自己坐下来,宠爱到了极点。

“茂先啊,你这在各地没少跑,看你这变得如此黝黑”

杨综看着两人就这么闲聊,只好清了清嗓子,“陛下,臣且去外头等候。”

两人又聊了许久,张华主动说起了吴国灭亡的事情。

“臣在汉中,得知吴国灭亡,夜不能寐,召集官员们来告知这个情况,蜀地的官员们很是惊讶,态度也愈发的恭敬,而从中原前往的官员们,则是变得更加骄横。”

说起这件事,张华就忍不住说起了各地之间的歧视问题。

因为多年的征战,魏蜀吴之间的仇恨扩散到了其百姓的身上。

而最后体现在了官员们的身上,从中原前来的老魏国官员们,对当地的新官员们颇为鄙夷。

毕竟是老牌正曹旗的,面对这些人都是带着征服者的姿态,导致张华前期一直都是在收拾这些刻意挑起事端的家伙们。

结果正压着他们呢,这边的蜀人又开始跳起来搞事。

张华如今担心,吴国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今战事都差不多结束了,可以适当的进行裁军,减少军事上的开支,然后就能在各地逐步降低各类税赋。”

曹髦平静的说道:“只要能让这两地的百姓过的比以前要好,那彼此的隔阂就会慢慢消失本来大家都是后汉之民,只是被贼人裹挟,在大魏继后汉正统后不曾归顺而已。”

“朕连羌胡都能教化,还担心这两个地方的百姓不会归心吗?”

“派往这些地方的官员们,需要慎重考虑,绝对不能出现贪官恶奸吏,另外,工部也得多费心,那些先进的机器和技术,也得尽快在南边推广,朕听闻,南边的诸多技术尚且还比较落后,远不如北方。”

“少税赋,明吏治,教技术,这三者相加,不出十年,这些地区的百姓定当归心!”

“朕还要在各地设鼓,允许蜀人和吴人遇到冤情和不公对待时可以直接上书告知朕!”

“尧帝鼓木,天下归心”

德不配位

在陈泰离开之后,担任吏部尚书的郑袤成为了新的左仆射。

诸多尚书的功劳其实都很大,但是整体来说,郑袤的政绩是最大的。

他为曹髦将曹魏的官僚场给耕犁了一次,罢免了那些无能的庸人,处置了那些狡猾的恶人,提拔了一大堆的能臣干吏。

前后五年的时日里,郑袤提拔了超过四千多位官员,而这些人分布在曹魏各地,官职大小不同,偶尔也有犯错受到处罚的,但是其余之众都是合格的。

郑髦的识人之能,就是曹髦这个有先见之明的人,都未必能比得上。

他通过一个官员平日里的简介和以往的政绩,就能判断出他的为人来,也知道该将他派到什么地方去。

他重新打造了大魏的官僚系统,完成了更新换代。

经过多年的磨练,他的才能又得到了长进,曹髦每次要用人或者要进行封赏和处置,都会先派人去询问吏部的看法。

对于这么一个功劳巨大的大臣,曹髦也不能怠慢,让他接替陈泰,成为了尚书台的二把手,地位仅在王昶之下。

对这個结果,众人都是心服口服,就连三把手钟会,都没有什么意见。

这倒不是因为郑袤的相貌好看,主要是钟会也很认可对方的才能,在看人这方面,这家伙是真的强悍。

钟会拟定关于吴国的官员名单时,都会不动声色的跟郑袤进行商谈,钟会不好说是请教,只能说是商谈,而商谈的结果,往往能让钟会茅塞顿开,拨云见日。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钟会对他颇为敬重,比对王昶都还要敬重一些。

而吏部尚书的位置,曹髦则是想要给张华去做。

这个想法刚刚出现,就引起了很多大臣们的不满。

只因为,张华实在是太过年轻了。

当初以钟会的岁数,担任这个位置的时候尚且遭受到了反对,何况是张华呢?

想当尚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