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第三百九十二章冰屋(1 / 2)

加入书签

冬天的第一场雪虽然还没有飘落,但天气已经冷得让人直打哆嗦,幸好李卫等早做足了防寒准备,后勤运输队把大量的冬衣运抵前线,将士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衣,还有棉手套棉袜子,还有大量的木炭可供烤火取暖。

明珠和赫进的联军把卫帝都春城的四座城门全部困死,士兵们奉命在城外挖掘壕沟,壕沟的前面布下拒马、铁蒺藜等障碍物,还搭建起一座座高高的塔楼,一副要长期困死春城的态势。

城外的秦军没有攻城,城内的晋兵乐得偷闲,不过,这只是表象,谁的心里都沉甸甸的,都城被困死,天知道何人能够力挽狂澜解围?悲观绝望在全城漫延。

几天之后,气温骤降,灰蒙蒙的天空下起了小雨,两个时辰之后,小雨渐渐的变成了轻飘雪花,地面上变得越发的湿漉泥泞。入夜之后,飘零的雪花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天地一片银白。

李卫一行与一支后勤运输队就在呼号的风雪中艰难行进,比预期的晚了一天抵达春城城下,运输队除了带来大量的棉被冬衣、手套棉袜、木炭等御寒物,还带来了大量的食物与水酒。

一般情况下,军中不允许饮酒,不过,现在是特殊情况,这鬼天气能把人给活活冻列,烈酒可以帮助御寒,只要不喝醉就行,同时也可以激励士气。

围困春城将是一个极漫长的过程,时间久了,前线的将士难免思念家中的亲人,生出厌战心理,因此,得时不时的激励一下将士的士气。

为了此事,李卫可是绞尽脑汁,在各驿站增设专职投递员,专门传递士兵的书信往来,各州省县城都设有专门的军人通信站,士兵的家属可不定时的来接收信件或投递书信,极大的方便了士兵与家属之间的通信往来。

当兵的几乎全是穷人,绝大半连自已的名字都不会写,李卫还弄来了一批读书人充当枪手,由他们帮士兵代笔书写家书,然后把所有的书信集中起来,交给后勤运输队带回去,再转送给驿站送回国内。

此举得到了所有士兵的热烈拥护,少爷万岁的吼声一浪高过一浪,明珠、巫悠、田策等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事虽然繁琐且麻烦,但却最大限度的笼络住了士兵的心,妙哉。

天寒地冻,李卫等人冒着呼号的风雪慰问前线将士,他虽然穿得很厚,厚到连锋利的钢刀都未必能砍透,但仍然冷得脚趾头发麻。

士兵所住的帐蓬里虽然都有火盆取暖,可仍然很冷,不少士兵都给冻伤了,几天下来,非战斗减员就有近三百人。

李卫以为自已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却没想到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之前的种种想法与准备仍然有些吃不消。

撤军?这可不行,一旦撤走,之前的所有努力全白废了。继续坚持围城,这鬼天气可是严重影响士兵的士气啊,该怎么办?

这厮拼命的转动脑子,回忆前世过冬取暖的一些相关知识,什么电影电视等等……

唔,电影,他记起来了,以前曾经看过一部,名字给忘了,反正场地是北极,冰天雪地的,那里的人都住在冰制的屋子里。对了,他完全记起来了,地理课就有提到过北极,提到过爱斯基摩人,这些人就是住在冰屋里御寒的。

此时,连续十几天的大风雪,地上早已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已经没过脚踝,踩在上边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现在这气温,煮沸的热水倒在雪地上马上就被冻成冰,所以制造冰砖很容易,当然了,理论上是这样,但亲自制造,还是得先试验过才知道行不行。

冰屋能够取暖的原理是因为冰屋结实不透风,完全可以把寒风阻挡在屋外,其次,冰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够很好的隔热,屋里的热量几乎不能够通过冰墙传导到屋外。

李卫一向是行动派,心里一有想法,立马付诸行动,他的三百亲兵都被叫来,按照他的吩咐,扫雪挖地,取雪融水制冰砖,再然后,把制成的冰砖一块块的垒叠,倒上热水加固,封顶之后,半圆形的屋顶上再铺上一层兽皮和厚厚的干草,很快就被飘舞的雪花覆盖住。

人多力量大,很快的,几座半圆顶的冰屋就做好了,门口挂着厚厚的布帘子,地上先铺上一层干草,再铺上一层兽皮,最后铺上厚厚的垫被。

李卫叫来几十名士兵充当实验小白鼠,让他们进去住一晚看看情况如何,明天再向他如实禀报,不许有任何隐瞒,违者军法从事。

其实,李卫很想亲自体验一下,不过,他自知自已根本没法真正体验出来。他的大帐蓬不仅暖和如春天,还有肖小小和晴儿两个暖被的,一整晚都热乎乎的,就怕你没那个体力。

明珠偶尔也过来,不过每回都是偷偷摸摸的,生怕被别人看到,她每次过来,肖小小和晴儿都识趣的住在隔壁的帐蓬里,给她和相公独处的时间与空间。

出征的这段时间里,她俩陪侍相公的时间最多,这肯定让别的姐姐妹妹们很羡慕,因此,也不能光是老霸占着相公是不?

一大早,那几十名充当实验小白鼠的士兵被逐个传进李卫的大帐里汇报实验情况,统计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