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205节(3 / 3)

加入书签

慑,想来以后除了不长眼的,应该不会再有人提什么皇帝的婚事了。他跟赵璨,到这个时候才总算是看见了些安稳日子的影子。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安对赵端倒是越来越喜欢看重了。

因为他的确是在这方面十分聪明。就像是在自然科学体系还根本没有出现的古代社会,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有这种能力。如果没有平安,说不准赵端将来也能够成为某个方面的启蒙人物也说不定。

而现在,有了系统性的教育,赵端吸收新知识的速度快得让平安和赵璨都是又惊又喜。

除此之外,更让他们感觉高兴的,自然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之中,赵端屡次表现出来的对未来的预见性,始终跟平安的设想保持一直。

可以想见,将来就算他们不在了,赵端也还是能够将这些政策继续贯彻实施下去,直到他们所期待的那一天来临。

而对于平安跟赵璨来说,他们能够做的,也就只到这里了,至于剩下的,则要靠后来的人们一起努力。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继承人,朝堂上下一片和乐,才让赵璨觉得,他们的步子可以适当的迈得更大一些了。反正现在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一些早就已经决定要做的变革,自然是到了提上日程的时候。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对于朝堂的改革,平安打算从军队开始。

文官集团既敏感又强大,硬碰硬不会有什么好处。毕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最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所以平安决定,要先给自己拉拢个帮手。

后世有句话说,当你拥有力量时,力量就是外交。当你没有力量时,外交就是力量。

充分说明了武力值的重要性。

其实纵观历史,意识到武力的强大和重要性的人并不少。

甚至就连整个中国历史有一大半的时间会形成“重文轻武”的风俗,都于此有关。

正是因为武力强大难以辖制,所以为了限制住他们,历代统治者才会放任文臣对武将进行打压。其中很多事情在后世人听来简直咬牙切齿,自毁长城。然而对当时身处那个位置的人来说,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皇帝毕竟也是人,也会自私,也只想选择对自己有好处的做法。

所以在感觉到武将们对自己的威胁之后,自然要采取“制衡”的手段,让文臣设法削弱他们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打压最终形成了一种稳定而畸形的制度,那就是武将天生低文官三等。

在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一个三品武将,甚至要主动向一个五品官员低头行礼。如果文官有心羞辱,甚至可以命令他下跪,在平安看来是很难以想象的事。

大楚的武将地位没有低到那种程度,但也的确是隐隐遭受打压的。

但平安知道,这种情况其实对大楚并没有什么好事。历史上重文轻武,武将被打压的朝代,恰好就是国力薄弱,频频被周边少数民族入侵的朝代。这种情况,总不可能全部归结于是巧合。

这种情况迟早都要改善,而平安选择在这个时候,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帮手,站在自己这一边。

当然,之所以这个时候行动,也是因为平安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这几年来他一直都利用武学对军队进行渗透。经过这七八年的发展,原本的中层将领们都已经彻底在自己的队伍之中站稳脚跟。他们有些已经因功而被擢拔,另一些还在原来的岗位。但不论如何,身为从武学出去的军官,天然之间便拥有一层联系,自然就容易抱团。

军中等级森严,命令都是逐级下达。对于下面的将士们而言,高级将领太过遥不可及,直属上司才是他们要听命的对象。所以掌控住了这些中层将领,也就等于是掌控住了这个部队。

上面的高级将领,除了后来晋升的之外,其实等于是变相的被架空了。就算他们心里有别的想法,也没有用。

不过实际上,平安也并不太担心这些高级将领会反对自己的政策。

因为他本身就是要大幅度的提升他们的待遇,这些享受了好处的人,没道理会反对。反倒是文臣那边很可能会有些问题。——高高在上惯了,总是不愿意看到形势改变,原本低自己一等的人突然跟自己平起平坐,甚至隐隐更胜一筹的。

平安将这当成是一场演练。因为实际上,以文官集团为首的统治阶级对下层民众,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思想?

所以他们面对反抗的时候会是什么思路,会用什么手段,现在也能从军队改制这件事里窥见一些端倪,为将来做准备。

对平安来说,第一个要改的,就是军队番号的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