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ftshuwu.com

第90节(1 / 3)

加入书签

邹大人失笑摇头,果然是傻人有傻福,要不是因为这个,皇上也发现不了这图是旁人画的。他画那舆图的方式与其他人的画法不同,有许多特殊的标记。有的能让人猜测出来,有的又看不明白。

皇上有些标记看不懂,所以选了献图之人询问,哪知那李达一问三不知,一句也答不上来。

这就奇怪了,自己画的图,自己都不能解答,这还用想吗?八成是贪墨了别人的功劳。

果然,李达见瞒不住了,就老老实实的招了,这图不是他所画,真正画图之人是一个渔家少年。

皇上一听,立刻对这渔家少年起了兴趣,无他,实在是这海图画的十分精妙,实在是不一般。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渔家少年所绘的图。

这还不算,紧接着,皇上又收到海西县令上奏的奏折,言说海西新出现了一种新的制盐法,只需风吹日晒就能制出上等的细盐。比过去的煮盐法成本低了不知多少。

海西县令上这奏折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但他可不像李达,把这些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且不说徐家村的盐已经传遍了整个海西,他想贪也贪不了,就算能贪,他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挑的文人,又哪里懂得怎么晒盐?这种谎话不是一戳就破嘛!

再说了,这晒盐法是在海西出现的,不管是谁发明的,那都算是他的功绩,因此他不需要再画蛇添足,原原本本的把这事给上奏了就是大功一件。

皇上一看,又是这个徐晏卿,因此对他的兴趣更浓了,这才有了召晏卿进京一事。

“那个冒领你功劳的李达,皇上已经按欺君之罪处置了。这次招你进京,除了因为你画图有功皇上要赏你之外,还要问你一些其他事情,你老老实实的回答就行。”

晏卿连忙点头,“小子知道了,多谢邹大人提点。”

邹大人十分满意,没想到这小子还挺机灵,也不枉他费心提点,结个善缘。

从海西去京城,需要先坐十多天的水陆,然后又走了两天的马路,才终于到了京城。

邹大人把晏卿安排在驿站等候,他先进宫去回禀皇上。第一日天色比较晚了,第二日早朝之后,燕帝就召见了他。

与晏卿想象中的不同,燕帝虽然刚刚登基,但也已经三四十岁了,面容有些显老。

不过也是,老皇帝死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最大的孩子都五十多了。新帝是第七子,四十岁的年龄也不足为奇。

不过燕帝精神状态很好,正值壮年,再加上帝王气势,显得格外威严。

晏卿就像普通乡下小子刚进城似的,战战兢兢的俯身叩拜,吓得头都不敢抬。

燕帝见此,收敛了满身威仪,态度和蔼的请他起身,“你就是徐晏卿?莫要害怕,朕召你来,只是问你几个问题。”

“谢皇上恩典,皇上请问。”

燕帝一挥手,让人把晏卿画的那副海舆图挂上,“你走过来。”

晏卿连忙走过去,在他身后站定。

“朕问你这一圈套一圈的是什么意思?”

“回皇上,这个是等高线。草民想,把地面上高度相同的点连在一起,就是这种样子的,所以就这样画了。”

“等高线?不错,正是这个意思。”燕帝本就猜到了这种符号的意思,晏卿一说等高线,他立刻觉得十分贴切。并且觉得用这种方式表示地形实在是妙!

“那这个像小旗子一样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表示这一代有风,旗子的方向也指示着风的方向。”

“风向?”燕帝没想到旗子居然是这个意思,他还以为是把大燕的旗子插到了那里。“你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式表示?”

晏卿有些不好意思道,“草民以前出海时,经常遇到海风,打渔最怕遇到大风天气。因此就记着哪一带有风,是什么风,下一次避开,或者是顺风出海,这样可以避免许多危险。”

燕帝点头,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智慧,没想到这少年看起来老实憨厚,脑子还挺灵活。

在海上打渔的人多了,其他人可没人想到这种方法。可见还是这少年心思灵巧。

“我听说,你们在回来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全靠你辩星识位才找到了回来的路?你还精通星象之术?”燕帝似是不经意的问起。

“回皇上,草民常年在海上打渔,海上危险,因此有一些自己琢磨的土法子来辨认天气和方位。并不算精通,这次能回来,也是运气好,正好离陆地不远。”

燕帝点了点头,“莫要谦虚,你一个渔家少年,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实在不容易。虽然是土办法,但确实有独到之术。”

燕帝又问了几个不明白的地方,晏卿一一解答,燕帝越听越觉得这少年不一般。虽说他没读过书,也不识字,但是却很有自己的想法。

有一种与他外表不相符的聪明机敏,只可惜出身贫寒,没有被好好培养。

舆图问完,燕帝又问起了晒盐的事。

晏卿便把对家里人都那套说辞又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